法律分析:宅基地继承最新政策为坚持“房地一体”原则、翻建房屋要申请及宅基地转让受限制。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子因为长期没有人居住,而导致不能再居住的状态,也就是倒塌了。这种房子的宅基地是不能被单独继承的,必须是房子还可以居住,这种才能够继承。即使城镇户口的子女有宅基地继承权,依照现有的相关规定,翻建农房必须要提出申请。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遗嘱继承权的实现,必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也不会发生。如父母健在,其房地产子女就不能继承。父母意愿将自己的房产赠与子女是可以的,但这种行为叫生前赠与,不叫继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1
房产的继承顺序
首先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如果老人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那房产就按照遗嘱中的内容来进行继承。如果老人没有留下遗嘱或者遗嘱无效,则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来继承房产。
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以往继承法将继承人分为两级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当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现在为了防止老人去世后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都没有,使得财产充公,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可以成为继承人,即侄子侄女也可能继承老人留下的房产。

02
对遗嘱继承房产的调整
(一)新增两种遗嘱形式
民法典在原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录音遗嘱的基础上增加了录像、打印两种新的遗嘱形式,这主要考虑到一些老年人书写困难,新增两种遗嘱形式更方便老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二)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
以前继承法规定,其他遗嘱不得变更、撤销公证遗嘱,但民法典施行后,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于其他遗嘱形式的法律效力。这主要考虑到,老人立下公证遗嘱后,想要变更遗嘱的内容也得通过公证的方式来进行变更,麻烦不说,意外来临时老人往往来不及公证变更遗嘱内容,不能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民法典施行后,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性,如果遗嘱人立有多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最后一份遗嘱内容为准,从而尊重被继承人最终的意愿。
(三)新增继承宽宥制度
老人去世后,房屋等财产由子女继承原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不排除有些子女对父母不尽孝道,甚至违背人性虐待、遗弃父母,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伪造篡改销毁遗嘱等,眼中只有利益而无亲情,因此法律规定继承人有上述行为的丧失继承权。
但是民法典新增加了一项宽宥制度,如果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父母表示愿意宽恕子女或者事后在遗嘱中仍将子女列为继承人,则此时该子女不再丧失继承权。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规定不适用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情形,此类行为已经上升为刑事犯罪,不再具有被宽恕的可能。

03
房产继承的费用
作为子女,房产继承过户所需要的费用成本不算高,首先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契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仅需按产权转移缴纳一个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此外需要到公证处办理过户手续,缴纳登记费和公证费,完成房屋的继承过户。
关于公证的收费标准,具体可以查看当地省级司法厅发布的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办理继承公证事项,一般以继承的财产价值为基数分段核算,按比例收费;房屋登记费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属于小费用。因此房产继承过户的费用要比买卖、赠与的费用成本小得多,但这种继承方式通常适用于直系血缘关系。
2021农村宅基地继承新政策是继承人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建筑物,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具体如下:
1、国家出台了“一户一宅”政策,也就是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2、已迁出户口的子女对宅基地上的建筑物依法享有继承权,但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
3、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应当以户为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没有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当向所在的村民小组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三条
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应当遵循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合理保障本行政区域农村村民宅基地需求。
乡(镇)、县、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农村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导向,科学划定宅基地范围。
上一篇:大学有哪些证书可以考
下一篇:形容夫妻都很优秀的成语
发表评论